南昌,新华社,11月18日电题:证据链首次公布:雪纳传核的确八大山人自用印
新华社记者袁慧晶、李宗胤
明末清初,画家八大山人仅存的两枚印章最近首次在江西南昌展出。两枚印章于2018年出土,经国家文物局专家鉴定为八大山人自用印章,被评为国家一级文物。这两个印章是怎么发现的?如何判断它们是八大山人的自用印章?
(小标题)出土时是印中印
奉新县博物馆馆长徐斌斌说:在奉新县耕香寺遗址发现了两枚印章。当时,一些志愿者去寺庙种菊花,偶然发现了印章。
据文物发现者介绍,他们在黄土堆中发现了一个黑点。取出后,他们发现这是一块裹着泥的‘小方形石头’,五面刻着字。小方形石头的一面是一个方形的空腔,上面覆盖着泥。清理完泥浆后,在空腔中发现了两边更精致的石头。徐斌斌说,耕香寺的大厅刚刚完成重建,发现印章的土堆是在重建大厅时产生的。
这两个石章都是雪纳和传核的印章。土堆二次挖掘后,考古学家还发现了一个瓦钮铜方印,上面刻着豫章西靖道人字样。
(小标题)两个力证为印章正身
那么,如何判断这两块石章是八大山人的自用印章呢?
力证一是八大山人的传世作品。在八大山人最早的传世作品《传记》中,画册中的梅花、精致的石头、古松三张图片上的雪纳印刷与发现的雪纳印刷完全一致,无论是笔画间距、部件结构、刀法、线条的风格特征和尺寸。国家文物局任命的评估专家之一西泠印社副总裁童衍方表示,两个印章字缝间残留的朱砂印泥痕迹十分明显,综上所述,它是八大山人的自用印。
童衍方在对比中还发现,《传核写生册》中有两种风格的雪娜印刷,西瓜图中的雪娜印刷是另一种。再加上从未出现过的传核印刷蜕皮,童衍方认为,已发现的八大山人印刷蜕皮总数应从101方变为103方。
力证二是文献记录。同治《奉新县志》版记载:八大山人……国初弃家藏奉新山,剃发为僧,居耕香庵……徐斌斌说,这说明印章的发现与八大山人早年的行为密切相关。清乾隆、道光版《进贤县志》的记载也证实,耕庵老人将八大山人引入佛门,并给他起了传核的法名。此外,虽然八大山人的任何传世作品的任何传世作品中都没有出现,但《传核写生册》已经传承有绪,现存在台北故宫博物院。
(小标题)刘元键或八大山的朋友
发现的刘元键印章也是故土堆的旁证。印章五面刻有刘元键印、草草山樵、一村修竹半村松等字样。徐斌斌在1933年续修的《南昌梓溪刘氏家谱》中找到了刘元键。据家谱记载,他比八大山人大8岁。
据同治《南昌府志》卷14记载,净法庵,五十八都梓溪四图,修竹中牡丹十分繁盛,据说是八大山人手植。许彬彬认为,这表明八大山人曾来过梓溪。谱牒研究学者饶国平证实,介冈饶氏与梓溪刘氏几代人结婚,如八大山人法弟饶玉朴的表弟饶炳娶了刘元键表弟刘庚的次女。
专家推测,除奉新外,八大山人主要隐居南昌介冈灯社,介冈灯社和梓溪都在今天南昌县辖区内,距离不到30英里,不排除八大山人与刘元键有过直接交往甚至熟悉。(结束)
好了,这篇文章的内容就和大家分享到这里,如果大家对网赚副业项目资源感兴趣,可以添加微信:beng6655 备注:项目 !
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hzy3.com/8573.html